期刊简介
1980年10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承办。本刊反映了我国器官移植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进展,以及我国器官移植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家外科学以及生物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独家全文收录,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并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78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03/R
邮发代号: 3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97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785
- 国内刊号:42-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儿童肾移植远期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肾移植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4年9月53例儿童肾移植的临床资料.统计受者相关因素对术后3年时受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0ml·min-1·1.73m-2或<90ml·min-1·1.73m-2)的影响,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亲属活体供者19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17例,其他6例.53例受者,术后随访3~9年.受者血......
作者:尚文俊;索敬钧;徐飞;王志刚;庞新路;李金锋;谢红昌;刘磊;丰永花;王军祥;丰贵文 刊期: 2018- 02
-
减低剂量预处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目的探讨减低剂量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儿童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15例儿童因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接受减低剂量预处理的allo-HSCT的临床资料.15例儿童受者的诊断分型明确,中位年龄5岁,其中无关供者(UD)造血干细胞移植11例,HLA位点8/10相合3例,10/10相合8例.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
作者:洪秀理;陆婧媛;陈亚玫;林进宗;胡嘉升;鹿全意 刊期: 2018- 02
-
未成年人DCD供者单只供肾移植86例的围手术期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未成年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单只供肾用于成人肾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探讨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5年8月未成年人DCD单只供肾肾移植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受者均顺利完成肾移植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术后3~21d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血肌酐水平为(131.88±44.20)μmol/L,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2.9d.术后3~6个月内移植肾长度增......
作者:刘旭阳;孙煦勇;董建辉;秦科;李海滨;曹嵩;黄莹;李美思;蓝柳根;李壮江;邝晓聪;文宁;廖吉祥;高照;苏庆东;杨东阁 刊期: 2018- 02
-
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肾移植术前致敏受者抗HLA抗体的初筛漏检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液相芯片技术的两种方法检测抗HLA抗体,比较两者检出率的差异,并分析初筛的漏检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214例肾移植术前有致敏史受者的血清样本,经LuminexxMAP平台应用混合抗原试剂(初筛试剂)LABScreenMixed(LM)和单一抗原试剂(特异性检测试剂)LABSreenSingleAntigen(LSA)检测抗HLA抗体.结果LM法检测抗HLA-Ⅰ类抗......
作者:代波;庄杰;巫丽娟;林涛;王莉 刊期: 2018- 02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相关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9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点、诊治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62例allo-HSCT的临床资料,移植后9例发生EB病毒相关PTLD,发生率3.44%(9/262).该9例受者中,男性6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19岁;原发病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2例,慢性髓系白血病1例.结果EB病毒相关PTLD的中位发......
作者:周健;祖璎玲;梁利杰;韩利杰;张莉;符粤文;李珍;林全德;赵慧芳;李玉富;刘艳艳;宋永平 刊期: 2018- 02
-
p38 siRNA抑制NF-κB激活经典通路减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目的合成沉默p38基因的特异小分子干扰RNA(siRNA),通过模拟的肺移植模型,探讨p38siRNA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p38siRNA或非靶向siRNA转染至大鼠PMVEC并暴露于模拟的肺移植型.再灌注2h和4h,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丙二醛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细胞凋亡;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IL)-1、IL-6和......
作者:谭晶;王林林;崔晓光;周华成;杨万超 刊期: 2018- 02
-
抗Tim-3单抗通过调控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减轻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观察Tim-3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并探讨单核/巨噬细胞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72只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四组,每组18只.(1)IR+Tim-3mAb组(实验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抗Tim-3mAb200μg,并于1d后建立小鼠肾脏IR模型;(2)IR+IgG单抗组(阴性对照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抗IgGmAb200μg,并于1d后建立小鼠肾脏IR......
作者:郭云珊;丁尧海;张颖玮;姜晓宇;李宏栋;李震;刘沫言;刘毅 刊期: 2018- 02
-
供受者肝重量比对大鼠部分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的供受者肝重量比(GW/RLW)对于大鼠部分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以BN大鼠为供鼠,Lewis大鼠为受鼠,分别行全肝移植(A组)、GW/RLW>33%部分肝移植(B组)和GW/RLW<30%部分肝移植(C组).术后观察28d,通过比较术后各组存活时间、黄疸、体重曲线和移植肝脏BanffRAI评分来评估急性排斥反应.再另设GW/RLW>33%部分肝移植(B1组)和GW/RLW<3......
作者:金昊;徐自强;张岩;余蓉;陈学海;王瑾珺;陈必成;蔡勇 刊期: 2018- 02
-
溺水供者扩大标准供肺肺移植
肺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措施,目前脑死亡器官捐献(DBD)和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是我国主要的移植器官来源.由于供肺相对短缺,在实际工作中常面临扩大标准供者的选择.但是扩大标准供者器官的使用对受者近、远期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影响尚不明确.现报道我中心溺水供者扩大标准供肺(“边缘”供肺)肺移植的病例资料.......
作者:张文平;胡为才;徐磊;马利军;吴波;张伟;张加强;王凯;高培玉;陈静瑜;魏立 刊期: 2018- 02
-
无关供者脐血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8例疗效观察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一种致命的骨髓造血衰竭综合征,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SAA的重要方法[1].脐血已成为除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之外(特别是缺乏HLA相合同胞供者)的重要造血干细胞来源[2].目前,脐血移植(CBT)治疗恶性血液病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2],但无关供者脐血移植(UCBT)治疗SAA的报道相对较少,我中心采用UCBT治疗18例SAA,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丽云;刘立民;苗瞄;仇惠英;唐晓文;韩悦;傅琤琤;金正明;孙爱宁;吴德沛 刊期: 2018- 02
动态资讯
- 1 医者典范 总编楷模
- 2 肾移植后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应用西罗莫司替代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九例
- 3 大鼠胚胎卵巢移植的形态与功能研究
- 4 经皮介入治疗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应用探讨
- 5 达利珠单抗联合环孢素A、霉酚酸酯及糖皮质激素预防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
- 6 重视移植免疫检测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 7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的维护与器官获取
- 8 肝癌复发与未复发患者再次肝移植的预后分析
- 9 移植前微小残留病对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单倍体HSCT疗效的影响
- 10 改良原位供肝劈离技术在儿童肝移植中的应用
- 11 动态监测肾移植受者白细胞中巨细胞病毒DNA载量
- 12 器官捐献供者感染的防控及其对移植受者的影响
- 13 肝移植常见并发症病理诊断指南(2016版)
- 14 钙通道阻滞剂对他克莫司血浓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 15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后的移植心脏血管病一例报告
- 16 同一心脏死亡器官捐赠供者供肾移植致两例受者发生毛霉感染
- 17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肝移植后丙型肝炎复发四例
- 18 全军首届器官移植高级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胜利召开
- 19 HLA高致敏受者经脱敏治疗后成功接收全错配供肾移植一例
- 20 RATG对CD4+细胞和CD8+细胞共刺激分子基因表达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