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10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承办。本刊反映了我国器官移植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进展,以及我国器官移植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家外科学以及生物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独家全文收录,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并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往期目录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97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785
- 国内刊号:42-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不同途径输注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比较
谢周滔;王宇成;冯时;林川;周芹;王慧萍;姜虹;寿张飞;陈江华
关键词:缺血, 再灌注损伤, 肾, 间质干细胞移植, 注射, 静脉内, 肾动脉
摘要:目的 观察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经不同途径输注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比较.方法 体质量为20~25 g的C57BL/6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注射组(NS组)、缺血再灌注+股静脉细胞输注组(FV组)、缺血再灌注+肾动脉细胞输注组(RA组)、缺血再灌注+眼眶静脉细胞输注组(OV组).通过切除右侧肾脏并阻断小鼠左侧肾蒂35 min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细胞输注组分别相应地经动脉或静脉输注BMSC.取5只正常对照组小鼠全血及肾组织,其余组分别在术后12h、24 h和48 h各取5只小鼠的全血后处死并收集肾组织,检测血清肌酐水平,HE染色评价组织病理学改变,观察BMSC经不同途径输注后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各手术组术后血肌酐明显上升(P<0.05).输注组(NS组、FV组、RA组、OV组)术后血肌酐上升较IRI组缓慢,术后24 h峰值明显低于LRI组,且恢复较快(P<0.05).与RA组相比较,FV、OV组术后血肌酐降低,术后24 h峰值降低明显(P<0.01);术后48 h除OV组外,FV组和RA组血肌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V组和OV组相比较,术后24 h血肌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48 h OV组血肌酐改善明显.肾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各手术组小鼠术后24 h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甚至脱落等病理变化,肾小球未见明显改变.BMSC输注组(FV、RA、OV组)肾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FV和OV组改善更明显.结论 经动脉或静脉输注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改变,但经静脉途径输注的效果更优,且创伤较小.与经股静脉输注途径相比,经眼眶静脉进行细胞输注的修复效果可能更好,可考虑作为以后改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一种技术手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