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10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承办。本刊反映了我国器官移植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进展,以及我国器官移植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家外科学以及生物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独家全文收录,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并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78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03/R

邮发代号: 3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785
  • 国内刊号:42-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3年第11期文章
  • 两种大鼠肝癌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对比分析

    目的建立大鼠“种植性肝癌”和“诱发性肝癌”肝移植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腹水型Walker-256癌肉瘤Wistar大鼠的肿瘤接种到SD大鼠肝左外叶,建立大鼠“种植性肝癌”模型后建立同系SD大鼠肝癌肝移植;使用二亚基亚硝胺建立SD大鼠“诱发性肝癌”模型后建立同系SD大鼠肝癌肝移植模型.对比分析两个肝癌肝移植模型中大鼠肿瘤形成、术后存活时间、对免疫治疗的耐受及肿瘤复发规律等.结果接种瘤块后2周,......

    作者:谭长军;孙琦蛮;周俭;王征;代智;宋康;沈英浩;何义舟;黄晓武 刊期: 2013- 11

  •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减轻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CORM-2)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效应.方法制备Balb/c小鼠原位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在32℃下完全阻断小鼠左肾血流40min,然后恢复血流灌注,同时切除小鼠对侧肾脏.小鼠分别于术前1h经尾静脉注射CORM-2溶液(CORM-2组)或失活CORM-2溶液(iCORM-2组),另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再灌注24h后,检测各组小鼠肾功能,取肾脏组织行HE和原位......

    作者:阮永乐;王璐;赵越;王军祥;陈松;明长生;陈刚 刊期: 2013- 11

  • 心死亡器官捐献心肾联合移植一例

    心死亡器官捐献(DCD)是缓解供移植的器官来源严重不足的有效途径,其涉及供者待捐状态的评判、供者生命的支持、待捐器官功能的评价与维护、相关法律及伦理等多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都能够影响移植成功与否.尽管国内已有多家单位开展DCD,但开展时间不长,临床积累的经验不多,尤其是多器官捐献联合移植.2011年12月,我院施行DCD多器官捐献心肾联合移植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家全;章伟;任黎刚;丁青;陈静;吴慧峰;廖开森 刊期: 2013- 11

  •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肝移植治疗不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一例

    胆管癌是一种来源于胆管上皮的致死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肝门部胆管癌(klatskin瘤),占胆管癌的60%~70%,由于肝门部胆管癌常侵犯重要血管,且手术常难以完全根治,其治疗一直是外科医生的难题.新辅助放化疗联合肝移植治疗模式能显著提高受者的存活率[1].我院对1例不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采取术前近距离放射治疗、体外放疗和个体化化疗治疗,随后施行原位肝移植,术后2个月受者恢复良......

    作者:丁义涛;邹晓平;刘宝瑞;吴亚夫;吴星宇;顾劲扬;姚玉玲;闫静;施晓雷 刊期: 2013- 11

  • 低相对分子质量硫酸葡聚糖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

    补体系统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器官移植中起重要作用,与移植后的免疫反应和移植耐受的诱导密切相关.补体蛋白参与了器官移植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免疫系统激活后的排斥反应,因此,调控补体的激活就显得较为重要.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硫酸葡聚糖都有抑制补体的特性,但是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硫酸葡聚糖会激活接触系统,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对机体有潜在的危害.而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硫酸葡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不影......

    作者:王现雷;崔晓光 刊期: 2013- 11

  • 减轻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在肾移植术中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IRI的程度对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有重要影响.IRI可导致移植肾损伤,原发性移植肾功能恢复障碍,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急、慢性排斥反应,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移植肾功能障碍等[1-3].减轻移植肾IRI对提高临床移植肾长期存活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此做如下综述.......

    作者:江海波;孙晓青 刊期: 2013- 11

  • 晚期移植肾功能丧失的关键因素分析

    自上世纪80年代,新型免疫抑制剂陆续用于临床,肾移植受者短期存活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但长期存活依然面临挑战[1].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慢性肾毒性曾经被移植专家认为是晚期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在上期专栏中,我们探讨了CNI的应用与长期肾功能的关系,已明确晚期移植肾功能丧失的原因由多种因素造成,不能简单地归咎于CNI的肾毒性.那么,晚期移植肾功能丧失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我们将在下文进行深度......

    作者: 刊期: 2013- 11

  • 重视器官移植受者的个体化免疫抑制治疗

    器官移植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一切策略都来源于对免疫系统的认识.随着对移植抗原识别、提呈以及免疫系统的激活和应答等免疫学本质的认识,免疫耐受诱导策略的建立是器官移植的高追求目标.但是,在成功诱导免疫耐受之前,免疫抑制剂合理应用和个体化治疗依然是移植工作者不断探索和仍未解决的难题.......

    作者:陈江华 刊期: 201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