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10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承办。本刊反映了我国器官移植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进展,以及我国器官移植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家外科学以及生物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独家全文收录,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并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78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03/R

邮发代号: 3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785
  • 国内刊号:42-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1年第11期文章
  • HSCT联合不同剂量内皮祖细胞输注对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不同剂量内皮祖细胞(EPC)输注对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为供鼠,Balb/c小鼠为受鼠,进行HSCT,输注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量为5×106个/只.仅进行HSCT者为单纯骨髓细胞移植组;行HSCT的同时经尾静脉输注供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的EPC的受鼠为EPC联合移植组,EPC的输注量分别为5×104、1×105、5×105和1×106个/只.......

    作者:宋国梁;潘彬;齐昆明;安立才;贾路;许世娟;闫志凌;徐开林;曾令宇 刊期: 2011- 11

  • 无关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人类疱疹病毒-6型病毒性脑炎一例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病毒性脑炎(VE)的发生较为罕见,预后恶劣[1,2].由于移植后受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使得其VE无论在病原体还是临床预后方面均不同于非免疫抑制的VE患者,因此对VE的认识有助于临床移植医师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早期治疗.我院于2010年11月诊治了1例人类疱疹病毒(HHV)-6型VE,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晓文;吴小津;薛群;魏孝艾;施晓兰;胡晓慧;周慧芬;仇惠英;孙爱宁;吴德沛 刊期: 2011- 11

  • 巨细胞性心肌炎患者心脏移植后长期存活一例

    巨细胞性心肌炎(GCM)是一种少见的心肌炎性病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该病多是患者死亡之后通过尸检发现,近年来,随着心脏移植、心内膜活组织检查等诊疗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多,已有活体检查时诊断的报道.我院1例GCM患者在接受心脏移植后长期存活,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炜;黄洁;廖中凯;赵红;郑磊;李莉;郭勇 刊期: 2011- 11

  • 亲属活体供肾者术后并发右肺不张一例

    活体供肾者术后并发肺不张少见.2010年,我院一名亲属活体供肾者术后并发肺不张,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供者为女性,41岁,术前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010年8月在吸入全身麻醉下切取右侧肾脏.手术顺利,供者术后返回病房,行心电监护,双腔鼻导管吸氧,生命体征平稳,血氧饱和度维持在0.92~0.95,偶有咳嗽,伴少量白色黏痰,咳嗽时切口疼痛加剧,呼吸稍受限,予以雾化吸入、曲马多肌肉注射等对症处理后,切口疼痛......

    作者:刘岩峰;李军;王长希;刘龙山;傅茜;袁小鹏 刊期: 2011- 11

  • 心肺联合移植的应用进展

    心肺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肺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现就心肺联合移植的进展作如下综述.一、心肺联合移植的历史及现状首例临床心肺联合移植于1968年由Cooley等实施.1981年Reitz等首先将环孢素A(CsA)用于心肺联合移植,并获得良好的效果.截至2009年6月,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统计,全世界已完成3575例心肺联合移植,然而受供者短缺的限制,目前世界范围内心肺联合移植的规模正逐年......

    作者:廖舒坦;张希 刊期: 2011- 11

  • 60岁以上老年患者肾移植的现状

    老年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2009年美国联邦肾病数据系统(USRDS)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60岁以上的ESRD患者高达251116例,是ESRD患者中增长快的人群[2].1999年ESRD患者中60岁以上者已经超过50%[3].2004年北京市行透析治疗的670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中,47.1%的患者为60岁以上者[4].以上数据表明,ESRD已成为威胁老......

    作者:付晨;陈海平 刊期: 2011- 11

  • 正确理解“CNI肾毒性”合理选择免疫抑制方案——第15届欧洲器官移植年会侧记

    第15届欧洲器官移植协会会议(ESOT)已经圆满落下帷幕,现就会议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与大家分享.一、合理选择免疫抑制方案瑞典Ekberg[1]报告:美国器官资源共享网络(UNOS)的资料显示,1989~2005年,扩大标准供者的移植物半寿期从3年提高到6.4年;欧洲的移植肾半寿期在1988~1990年为12.5年,2003~2005年提高到21.8年.Ekberg明确指出,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

    作者: 刊期: 2011- 11

  • 规范化开展移植领域干细胞诱导治疗的临床试验

    干细胞(stemcell)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它们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维持自身细胞群的大小,同时又可以进一步分化成为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经过30多年基础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1年,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实验室分别从小鼠胚囊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为干细胞克隆研究奠定了基础;1997年,以“多利”羊为代表的生物克隆技术问世;1998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作者:谭建明 刊期: 2011- 11

  • 重视免疫抑制的“立体”思维方法提高器官移植的治疗水平

    目前,器官移植技术已成为21世纪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之一,它使人类改变了传统药物治疗方式,改变了外科只切不建的习惯定势,已经和正在解决人类重要生命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衰竭的难题,为医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免疫抑制治疗一直是器官移植成功的基石,为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受者在器官移植后必须接受免疫抑制剂(ISA)治疗.移植成功后,受者在恢复原已衰竭脏器功能的同时又进入了另一种病理状态—......

    作者:张雷;朱有华 刊期: 2011- 1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