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10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承办。本刊反映了我国器官移植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进展,以及我国器官移植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家外科学以及生物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独家全文收录,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并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78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03/R

邮发代号: 3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785
  • 国内刊号:42-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8年第10期文章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种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异种混合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豚鼠MSC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SCs膜表面CD45和CD44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周期;CCK-8法检测和绘制MSCs的生长曲线;观察MSCs和其培养上清对体外异种淋巴细胞混合培养的影响.结果MSCs膜表面CD45表达阴性、CD44表达阳性;分析MSCs周期显示,MSCs中20%左右处......

    作者:牛坚;刘斌;张业伟;徐为;李向农 刊期: 2008- 10

  • 转录因子诱骗性寡核苷酸转染猪血管内皮细胞抑制人补体介导的异种细胞毒作用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P1诱骗性寡核苷酸(decoyODNs)转染的猪血管内皮细胞对人血清补体介导的异种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永生化猪血管内皮细胞系细胞株SV-40-PED分为3组.转染组:SV-40-PED转染了SP1decoyODNs;错配组:SV-40-PED转染了错配的decoyODNs;空转染组:SV-40-PED仅用转染试剂oligofectamine作用.转染后26h,采用细胞爬......

    作者:黄亚冰;王璐;尹注增;李荣;郭晖;陈实 刊期: 2008- 10

  • 充分游离受者的髂外血管行短血管供肾移植的临床研究

    在肾移植的临床工作中,经常出现血管损伤,变异等原因导致的供肾血管过短.为了更好利用短血管供肾,提高移植治疗效果,自2002年12月以来,我们进行了充分游离受者的髂外血管行短血管供肾移植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韩修武;赵永恒;邢晓燕;阿民布和;闫巍;张志华;武美;刘晓峰 刊期: 2008- 10

  • 供者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

    目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是根治血液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存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屏障,使正常造血干细胞的植入、免疫重建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成为影响受者骨髓移植后长期存活的主要原因.我们通过建立一个稳定的大鼠异基因骨髓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动物模型,探讨供者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大鼠Allo-BMT后受者造血功能重建及急性GVHD(aGVHD)的影响......

    作者:江明;胡军;严媚;马艳;是文辉 刊期: 2008- 10

  • 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

    随着移植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问世,近年来器官移植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在小肠移植方面也有了长足发展.但是观察发现,随着器官移植存活期的延长,出现了移植物功能逐渐减退直至丧失的现象.目前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移植物远期功能减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慢性排斥反应[1].因此,我们成功地建立了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为临床研究慢性排斥反应提供了平台.......

    作者:靳小石;刘彤;王鹏志 刊期: 2008- 10

  • 感染状态下肝移植的临床处理

    感染状态下行肝移植术手术风险大、预后差,特别是并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将大大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国内外肝移植专家普遍认为术前明显的感染不宜行肝移植术[1-3].但由于病情及其他原因往往不允许控制感染后择期手术,而常常使移植医师面临两难的境地.我们就本院肝胆外科在1999年1月至2008年7月间收治的肝移植术前存在感染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感染状态下肝移植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作者:胡宗强;李文;黄明;胡明道;朗琅;寸冬云;于恒海;王婷;冉江华;李立 刊期: 2008- 10

  • 大鼠小肠颈部异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本实验建立的大鼠小肠颈部异位移植模型,供、受者动脉采用套叠式(Sleeve)吻合,静脉采用套管(Cuff)吻合,手术方式在传统大鼠小肠颈部异位移植模型的基础上做了较大改进.......

    作者:朱亮;宫德正;邹原;李幼生;吴云红;袁博;关莉莉;吴琼;李红玉;张军 刊期: 2008- 10

  • 部分供肝肝移植术后急性肝静脉流出道阻塞二例报道

    劈离式肝移植与活体供肝肝移植部分缓解了供肝的缺乏,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但肝静脉流出道重建是部分供肝肝移植的难点.肝静脉流出道阻塞,门静脉过度灌注会引起移植肝充血,功能紊乱,终导致移植肝功能丧失.活体右半供肝肝移植术后流出道阻塞的发生率为0~4%[1],大多数发生在术后2个月或以后,发生在术后1周左右的急性流出道阻塞极少[2].我院有2例患者在部分供肝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肝静脉流出道阻塞.现结......

    作者:肖永胜;周俭;樊嘉;邱双健;黄晓武;纪元;朱梁;程洁敏;王建华;王玉琦 刊期: 2008- 10

  • 肝移植术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进展

    肝移植术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一种少见但致命的并发症,病死率高达85%以上[1,2],并已经成为导致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该并发症的充分认识、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成功抢救患者的关键.......

    作者:李超 刊期: 2008- 10

  • 不同形式生物人工胰腺的研究进展

    目前,糖尿病患者胰岛移植治疗方面仍存在供者短缺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问题,因此,生物人工胰腺(Bioartiff-cialpancreas,BAP)相对于传统胰岛移植而言具有较强的优势.BAP通过采用一种半通透性膜材料包裹胰岛素分泌细胞调控血糖,该装置可使患者避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并且允许使用动物胰岛、干细胞诱导或基因工程化胰岛素分泌细胞,以此解决供者短缺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BAP发展的研......

    作者:毋中明;张绍敏;宋丹 刊期: 200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