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10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承办。本刊反映了我国器官移植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进展,以及我国器官移植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家外科学以及生物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独家全文收录,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并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首页>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785
  • 国内刊号:42-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1年第01期

用季德胜蛇药治疗肾移植后的带状疱疹

许龙根;王鑫洪;宋启哲

关键词:药治疗, 肾移植后, 带状疱疹, 季德胜蛇药片, 肾移植患者, 免疫抑制剂, 治疗期间, 排斥反应, 治愈, 疼痛, 上呼吸道感染, 免疫抑制方案, 肝功能损害, 发生率, 丙氨酸转氨酶, 现报告如下, 神经节细胞, 免疫力下降, 脊神经后根, 治疗方法
摘要:我们采用南通制药厂生产的季德胜蛇药治疗肾移植患者术后发生的带状疱疹,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本组9例,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25~62岁,平均42.5岁。肾移植后9例均采用环孢素 A(CsA)、硫唑嘌呤(Aza)及泼尼松(Pred)组成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带状疱疹发生时间:5例发生于术后1~12个月,4例发生于1~3年。带状疱疹发生部位:背部、肋间部5例,胸、腹部3例,左臀部累及下肢1例。9例均有背部疼痛、刺痛、烧灼感,其中1例疼痛剧烈。7例的体温在38 ℃以下,2例在38.1 ℃以上。根据以上症状体征,诊断不困难。治疗方法:内服季德胜蛇药片,每次15~20片,每天3次,视病情3~ 5 d后改为每次10片,每天 3次,连续服用7~10 d。外敷:将药片研成粉末,用醋或黄酒调成糊状,直接将药糊搽于病变部位,每天4~6次,也可将药糊置于沙布上进行包扎,每天更换1次。为防止合并感染,9例均同时使用抗生素5~7 d,3例CsA减量,其余6例免疫抑制剂用量不变。经上述治疗, 5~7 d后病情趋于稳定,7例10 d内基本治愈,1例半月内治愈,另1例疼痛累及左下肢,伴有行走困难,20 d方治愈。治疗期间未发生排斥反应,除1例原有肝功能损害,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外,其余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常规及尿常规均正常。经8 个月至6年的随访,无1例带状疱疹复发。 带状疱疹病毒由上呼吸道感染进入人体,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细胞中,一般不致病。但肾移植患者由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病。文献报道肾移植后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为10.3 %,我院的发生率为7.7 %。肾移植后发生的带状疱疹,其治疗常用阿昔洛韦,但我们用季德胜蛇药片治疗,也收到较好的效果,治疗期间未发生排斥反应及其它并发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方法简便,价格低廉,患者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