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10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承办。本刊反映了我国器官移植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进展,以及我国器官移植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家外科学以及生物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独家全文收录,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并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往期目录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97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785
- 国内刊号:42-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术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用于肾移植诱导治疗的临床研究
吴卫真;谭建明;孙星慧;陈津;杨顺良;蔡锦全;郭君其;王庆华;罗芳
关键词:肾移植, 间质干细胞, 预防, 移植物排斥
摘要: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输注预防肾移植早期急性排斥反应(A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8例肾移植受者分为BMSC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BMSC组于肾移植当天和术后2周时分别经外周静脉输注自体BMSC,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诱导治疗.观察两组AR的发生情况、移植肾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为24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SC组在术后3、6个月AR的发生率分别为4.7%和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和26.7%(P<0.05).BMSC组术后7、14和30d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别为(1.28±0.62)、(1.33±0.63)和(1.47±0.49)ml/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1,P<0.05).BMS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2%,低于对照组的66.7%(P<0.05).两组24个月时AR的发生率和eGF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移植后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自体BMSC输注可降低肾移植后早期AR的发生率,可促进移植肾功能早期恢复,安全性较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