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10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承办。本刊反映了我国器官移植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进展,以及我国器官移植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家外科学以及生物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独家全文收录,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并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往期目录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97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785
- 国内刊号:42-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新型生物人工肝在临床肝移植前的应用效果
施晓雷;韩冰;任昊桢;吴亚夫;江春平;张炜炜;丁义涛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 生物人工肝, 肝移植
摘要:目的 评价新型生物人工肝(BAL)在肝移植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22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分成2组:(1)BAL联合肝移植组(10例)在肝移植前24 h先接受BAL治疗,治疗时间为4 h;(2)单纯肝移植组(12例)仅接受肝移植.于BAL治疗前、后以及肝移植后抽取患者外周血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判定BAL的治疗效果.检测患者血浆及反应器中IgG、IgM及补体溶血活性(CH50)的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DNA、猪特异性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及逆转录酶的活性等,以评估BAL治疗的免疫学和病毒学安全性.记录两组肝移植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冷缺血时间、手术出血量及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移植前BAL联合肝移植组患者接受BAL治疗后感觉良好,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有所缓解,肝性脑病减轻,肝功能、血清氨、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不良反应,无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感染,以及血浆IgG、IgM和CH50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均成功接受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中无死亡.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冷缺血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L联合肝移植组患者在肝移植后各个时间点转氨酶、胆红素、血清氨、凝血酶原时间和白细胞等指标较单纯肝移植组均有所改善(P<0.01或P<0.05).结论 新型BAL能更好地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术前状态,为肝移植赢得手术时机.
友情链接